最近,有人反映快手直播间里有假冒医学知识来卖东西的情况,年纪大的人很容易上当,特别是“李苗医生”那个直播间,毛病不少,里面有不少不正规的操作快手直播假人,让大家都很关心。
主播带货乱象
有人向羊城晚报指出,快手平台上有许多主播,他们以“讲解医学知识”“传授养生之道”的名义进行商品推销。“李苗医生”在快手账号认证信息显示,是宁波市某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拥有近七十万的关注者。许多年长者喜欢观看这类内容,老高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但他根据主播推荐购买的商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身份真假存疑
5月29日,记者依据认证信息进行查询,发现宁波那家医院确实有李苗医生,不过这位医生和快手上的主播长相差别很大。医院方面经过核实,确认快手上的“李苗医生”并非该院员工,而且这位医生从未注册过快手账号,该主播的身份完全是假的。
违规行为明确
官方先前已有明确指示,要求严厉打击医疗单位相关人员借助职权或身份优势进行直播销售商品的行为,并且在讲解健康保养信息时,不允许伴随商品购买途径的展示。“李苗医生”的直播频道在传授知识内容时,常常会自动弹出购物指引,这一做法显然有悖于相关规定,构成了违规操作。
平台监管不力
冒充者被查之后,快手网依然让“李苗医生”继续直播卖货。业内专家指出,一般直播间观众不多,“李苗医生”直播间能聚集上百人,可能是花钱买流量。做网络广告生意的王先生讲,有些卖补品直播间每天投广告费超过一万元,平台在这方面的管理让人怀疑。
诱导消费手段
李苗医生开设的网络直播频道,通过宣传“优惠组合仅存少数几份”“优惠组合已经售罄”这类信息,促使观众快速购买商品。当预定的“优惠组合”数量被抢购一空之后快手直播假人,直播方有时会根据观众的反应再次投放同类商品,这种做法导致不少人非理性地购买。
采访引发思考
羊城晚报记者向快手公关部询问了关于“李苗医生”认证审核、广告投放以及平台对“医生”带货行为监管的问题。不过,该平台在整个事件中的应对方式,引发了人们对其在处理此类违规直播时监管是否充分,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思考。
大家认为平台可以实施哪些更管用的方法来制止这种假冒的医生进行商品推销的行为呢?欢迎大家到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也请对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留意这类情况。